比小说还“野”!宿舍副业 AI 项目征服全美高校,俩20岁辍学大学生年赚千万,大批融资找上门全拒
比小说还“野”!宿舍副业 AI 项目征服全美高校,俩20岁辍学大学生年赚千万,大批融资找上门全拒500 万用户、八位数年经常性收入、日均新增 2 万用户——对于 2024 年初由两名 20 岁大学生 Rudy Arora 与 Sarthak Dhawan 创办的初创公司 Turbo AI 而言,这些数据堪称亮眼。对于刚达到法定饮酒年龄(美国为 21 岁)的年轻人来说,这样的成绩更显不可思议。
500 万用户、八位数年经常性收入、日均新增 2 万用户——对于 2024 年初由两名 20 岁大学生 Rudy Arora 与 Sarthak Dhawan 创办的初创公司 Turbo AI 而言,这些数据堪称亮眼。对于刚达到法定饮酒年龄(美国为 21 岁)的年轻人来说,这样的成绩更显不可思议。
在 AIGC 的下一个阶段,图像编辑(Image Editing)正逐渐取代一次性生成,成为检验多模态模型理解、生成与推理能力的关键场景。我们该如何科学、公正地评测这些图像编辑模型?
最近,曾任字节智慧教育业务线 CEO 的李可佳(Ethan KJ Li)也入局了“AI 播客”,只不过它的思路与前两位并不相同。李可佳的产品名为 Aibrary,于今年 4 月 23 日上线美区 App Store 进行测试,9 月 23 日正式上线。从官网上的介绍来看,Aibrary 的核心功能是把书籍转化/重塑为个性化播客,并通过定制学习路径、互动式辅导,服务于个人学习场景。
在 AI 时代,最赚钱的可能不是那些会写代码的人,而是那些能把专业经验「产品化」的人。大量专业人士手里握着宝贵的行业 know-how,却找不到一个合适的方式把它变成持续收入。直到我看到 MuleRun,才发现有人正在尝试打破这个困局——让不懂代码的专业人士,也能把自己的工作流变成可交易的「商品」。
昨天在 Copilot 秋季发布会上,微软正式推出了 Mico——一个全新的 Copilot 虚拟角色,它被视为 AI 时代的 Clippy。 这不仅是 Copilot 的一次大整容,也像是在说微软,要继续押注我们需要一个 AI 伴侣,希望 AI 成为一种社交体验。
10 月 23 日,一向不爱出风头的夸克上线了对话助手,可以让用户在一个 App 内即可完成信息查找、问题解答与任务处理,实现了 AI 搜索与对话的深度融合。其中一大亮点就是,该对话助手采用了 Qwen 最新闭源模型。至于是哪个型号、性能有多强,夸克卖了个关子,只透露比 Qwen3-Max 更进一步,在业界有绝对领先性。
TechCrunch 报道,之前一直以 AI 语音初创公司示人的 Sesame,完成了 2.5 亿美元的 B 轮融资,投资方包括红杉资本、Spark Capital 及其他未公开的投资者。随后,Sesame 创始人 Brendan Iribe 也在个人社媒账号上发帖,证实该消息。
忘掉你的智能手表吧。现在,你身体里最廉价、最容易被忽略的「废物」,或将成为最昂贵、最有价值的健康数据。想象一下,当你起身离开马桶的那一刻,发现一个微型高清 AI 镜头正在马桶里静静观察着你身体排出的所有垃圾。你会选择打开手机查看最新的健康报告,还是会打 110 举报这个「耍流氓」的 AI?
短视频的游戏规则,彻底被改写了!9月25日,Meta突然扔出一张新牌——Vibes。刷到的不是别人拍的,而是一条条AI秒生的视频:熊猫骑摩托、猫咪打篮球,你看完还能一键remix,立刻变成你的版本,再发到全网。创作门槛被拉到最低,人人都能拍大片。但这股狂潮,是全民狂欢,还是混乱的开始?
随着 AI 能力不断增强,它正日益融入我们的工作与生活。我们也更愿意给予它更多「授权」,让它主动去搜集信息、分析证据、做出判断。搜索智能体正是 AI 触达人类世界迈出的重要一步。